前进32位,名列全省第25位!萧山实现新突破!
近日,记者从教育局了解到,根据最新一轮全省县(市、区)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结果,萧山名列全省第25位,比上年度进步32名。其中,我区“育人环境”和“教育发展水平”两项指标达成度均实现100%,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走进金山小学,可以发现,学校所有教室和专用场馆均配备希沃一体机和数字屏幕,实现了全网络资源共享。学生人手一张金鹰卡,老师人手一根“魔法棒”,利用现代化技术,全程全方位记录老师、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整个过程,并进行评价、统计、分析、改进。
如金山小学一般,萧山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利用科技的力量,为学生营造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。
“力争到2022年,我们将基本建成以网络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、情境化、多样化为特征的智慧教育环境,搭建‘互联网+教育’的大平台,打造萧山全域优质美好教育。”区教育相关负责人在萧山正式启动国家级“新型教与学模式”实验区建设时说。
有信心,也有底气。目前,萧山已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普通中小学双光纤进校,班级多媒体配备比例100%,市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已达43所……
不仅是“信息化”,萧山校园还随处可见着“国际化”元素:双语的科室名、导引牌、校园解说词,站在讲台上与同学们亲切交流的外教老师们,还有丰富的语言类课程与社团组织……记者了解到,截至目前全区有56所学校聘请外教,63所学校与境外学校结对,9所学校被评为市教育国际化示范校,13个项目入选市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。“国际化”环境,为培养萧山学子具有“世界眼光”的个人素养和综合发展的能力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平台。
教师是教育环境优质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。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下,我区专门落实3500万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,引进特级教师、省教坛新秀等名优教师15人,引进人数接近历年来本土培养的总和。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,萧山在狠抓师德师风的同时,也进一步实施“两个回归”工程,要求校长全心回归学校管理,教师潜心回归课堂教学,营造“崇尚学术”的良好氛围。
“名校集团化”这个词对于广大的萧山家长来说,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。
目前,萧山现有高中教育集团8个,义务教育集团23个,学前教育集团49个。通过名校带新校、强校带弱校,为后者的高起点发展和新起点突围提供了可能。特别是在师资方面,在集团化办学规模扩大以及核心校品牌影响力的双重作用下,更多优秀人才将被吸纳进来。核心校与成员校之间互派教师形成流动,师资队伍的活力将被进一步激发。
同时,我区还正积极实践另一种“抱团发展”的新模式——萧山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:在闻堰街道和科技城,探索属地高端民办学校整体托管公办学校的办学模式;在宁围、盈丰街道开展名校合作联盟,在河上镇深化与高校合作。紧密型、高校合作型、城乡互助型等多种合作形式,正使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以点状辐射、网状覆盖的形势推动萧山教育的进一步发展。
硬件条件的改善也是萧山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着力点。为加大城区老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基础教育设施改造提升力度。三年来,萧山总投资41.4亿元,完成45个学校建设项目,新增学位数3.94万个,其中农村学校项目27个,占了六成。
不仅如此,萧山教育发展的均衡还体现在各个学段。近年来,在靶向发力下,各学段令人欣喜的消息也是不断传来:2019年,学前段提前完成7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,2020年一次性投入1.6亿元,推进25所小区幼儿园民转公;2019年,我区成功创建省义务段标准化学校8所,标准化率从92.74%提升至99.19%,2020年又新增了7所;高中段,五中开设行知班,面向区内招收家庭条件困难、品学兼优的学生,二中、五中、十中等学校,因校制宜开设人文类、语言类、艺术类特长班,推动因材施教、多元发展……
文/王俞楠 通讯员 郎露寅
编辑/俞海波
你可能想看
点